健康徐州網 徐州仁慈頻道:9月5日,代表國內顯微外科學最高學術水平的《中華顯微外科雜志》在廣州舉行新一屆編委會換屆選舉,徐州仁慈醫院手外科、足踝外科學科帶頭人石榮劍副院長當選為第十屆編委會委員,這也標志著該院顯微外科整體水平得到了業內專家的認可,也將有力地推動淮海經濟區顯微外科學的發展。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的前身是1978年創辦于廣州的《顯微外科》,現已成為我國以顯微外科學為主的一本跨專業的、有較高學術品質和學術影響力的專業性期刊,見證了我國顯微外科學科的誕生和顯微外科事業的發展與騰飛。40余年來,《中華顯微外科雜志》得到了全國廣大讀者和作者的信任及贊譽,刊物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和引文情況一直居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前列,2013-2016年1F連續4年位居中國外科綜合類期刊排名第一,以外科學類期刊定量和專家定性排名第2位第8次入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多次榮獲中華醫學會優秀期刊獎、中國科協優秀學術期刊獎,雜志為進一步提高我國顯微外科學術水平和保持國際上的領先地位做出了重要貢獻。
上一屆總編輯中山大學一附院劉小林教授在講話中表示,本次一批活躍在本專業領域有較高學術造詣和臨床能力的中青年專家學者進入新一屆編委,這為雜志可持續發展增添了新鮮血液,他希望各位委員認真審稿、對學術論文涉及的生命倫理、科研倫理、學術倫理等嚴格把關,為雜志發展實實在在作出貢獻。
石榮劍副院長、主任醫師,作為徐州仁慈醫院手外科、足踝外科學科帶頭人,也是江蘇省醫學會顯微外科分會副主委和徐州市醫學會手外科學組組長,從事創傷骨科及手足顯微外科20余年,一直躬耕于顯微外科臨床和科研一線,在創傷骨科與手足顯微外科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較高的學術能力,此次當選《中華顯微外科雜志》第十屆編委后,他會帶領仁慈醫院的顯微外科醫生更多地融入這個平臺,進一步提高我院的顯微外科醫生學術水平。同時會引進頂尖的國內外專家資源來到徐州,從而帶動和促進本地區顯微外科的學術發展。
徐州仁慈醫院顯微外科經過19年的發展,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跨學科、多專業協作的學科。手顯微外科2012年就是市重點專科,現階段爭創省重點專科,足踝顯微外科、顯微修復重建外科、整形燒傷外科、慢性創面修復外科快速發展,同時矯形重建外科也整合了我院扎實的顯微外科技術。各科室技術骨干均能熟練運用顯微外科技術對肢體組織缺損、體表器官缺損,進行修復重建,包括游離皮瓣、復合組織瓣游離移植、骨缺損、肌腱缺損及體表器官再造。
今年6月份建成的臨床解剖教研室,配有現代化標本間、解剖示教間、顯微外科教學區和學員操作間,已經成為仁慈解剖學顯微外科學的教學與科研中心,為該院顯微外科技術水平提高和帶動淮海經濟區顯微外科技能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傳播健康文化 共享健康生活。10月17日,由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徐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徐州市醫療保障局、徐州市體育局共同打造的大型公益活動2020徐州市健康節在彭祖園福壽廣場成功舉辦。...[詳細]
10月14日下午,豐縣師寨鎮舉行高世軍同志赴徐州捐獻造血干細胞歡送儀式,他也是豐縣第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豐縣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肖蕊出席歡送儀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