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徐州網 徐州就醫故事:“醫生啊,我就是膝蓋疼,走不了長路,你給我開點藥就行,咋還要手術了呢?”
“您目前的情況吃藥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了,您還年輕,而且還長期從事大量勞作,手術能最大限度改善您目前的狀況。”
“手術也行,但咋還要截腿呢?這截了腿,我還咋過?”
“您弄錯啦,不是截腿,是截骨矯形,簡單來說,就是把您現在已經彎曲變形的腿通過手術給拉直了,讓您的腿恢復到以前的樣子。這種方法不僅能讓您的腿不疼了,還能保住您的膝關節。”
“哦哦,我還以為是要截腿,嚇了我一跳。那行,醫生您看著辦吧。”
這段頗具笑點的醫患對話,發生在徐州市第六人民醫院的骨科病房,日前,50余歲的胡先生接受了脛骨截骨矯形手術,不僅減輕了疼痛癥狀,還保住了自己的膝關節。這也是六院完成的首例截骨矯形手術。
長期重體力勞作 他的膝關節像是生了銹
50余歲的胡先生深受膝關節疼痛折磨1年有余,期間頻繁出現左膝關節疼痛不適,勞累后加重,休息后便緩解的情況,他也一直并未放在心上,直到1個多月前,左膝部疼痛明顯加重,伴行走困難,膝關節感覺像生了銹,動一下都很困難,無法長時間走路,休息后也不見緩解,且右膝關節也出現了類似癥狀,由于日常生活受到了影響,胡先生來到徐州市第六人民醫院就診,骨科副主任醫師倪鋒在接診后發現,胡先生由于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加上他本身有膝內翻畸形,沒有得到系統治療,長期膝蓋磨損導致嚴重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如今雙腿出現了變形,有點類似于“O型腿”。
患者入院后,倪鋒醫生所在的醫療小組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提出了兩種治療方案,關節置換或截骨矯形,但如果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創傷大,有可能會面臨二次或多次翻修手術,且手術費用高。在溝通的過程中,得知胡先生家境普通,對于關節置換需要承擔的經濟壓力較大,加之其目前的狀況更適宜進行截骨矯形手術,于是在和胡先生充分溝通后,醫療小組決定為其進行截骨矯形手術,于是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番對話。
10月25日,在完善術前相關影像學檢查后,在術前精心測量了截骨角度和設計截骨點,制訂了詳細的手術方案,并進行充分的術前準備后,由副主任醫師倪鋒主刀,主治醫生魏廣奇把關,副主任醫師黃世超為助手,為胡先生進行了左脛骨高位截骨+自體髂骨植骨內固定術,將其脛骨高位做雙平面截骨,矯正力線,達到雙腿由彎到直的效果,整臺手術用時90分鐘,創傷小,失血量少,術后3天,胡先生入院時的“O型腿”肉眼可見得變直了,膝蓋也不疼了,這讓他和家人非常高興。
精準截骨矯形 讓患者“站直了”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中老年常見病、多發病,脛骨截骨矯形術是通過矯正膝內翻畸形,將肢體負重的力線從已經磨損的膝關節一側轉移到另一側,避免脛骨和股骨關節軟骨之間的摩擦而引發的疼痛,降低脛骨內壓,改善關節功能,減輕疼痛,延緩關節炎進展,使蛻變的關節軟骨得到部分修復,從而使臨床癥狀消失或減輕。
據介紹,大家熟悉的關節置換對于重度骨性關節炎治療效果明顯,雖然植入的是一個合金質地的替代關節,但是與“原裝”膝關節相比,活動靈活度相差無幾,無異物感,這也是治療膝關節的終極手術。截骨矯形則是一種保膝手術,保留了患者自然的膝關節,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關節的運動功能和舒適性,并且更符合我國患者的傳統文化理念。它適用于70歲以下、骨關節退化不嚴重,同時對日常的活動量要求較大,需要從事重體力活,并出現了關節外畸形的患者,此技術的開展填補了醫院相關方面的技術空白,為廣大飽受膝關節疾患困擾的群眾帶來了福音,讓患者重新“站直了”。
近年來,六院骨科相繼開展了關節鏡下關節清理,全髖、全膝關節置換手術,腰椎骨折的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腰椎間盤突出癥髓核摘除術、椎間溶合術、截骨矯形術等不同技術在內的“階梯性治療”,“保膝”和“換膝”并舉,根據患者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畸形程度,年齡和功能需求等因素,提供不同的手術選擇,真正做到了“精準醫療”,贏得了廣大患者一致好評。文/馬萌
傳播健康文化 共享健康生活。10月17日,由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徐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徐州市醫療保障局、徐州市體育局共同打造的大型公益活動2020徐州市健康節在彭祖園福壽廣場成功舉辦。...[詳細]
10月14日下午,豐縣師寨鎮舉行高世軍同志赴徐州捐獻造血干細胞歡送儀式,他也是豐縣第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豐縣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肖蕊出席歡送儀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