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徐州網 醫線事跡:“如果國家有需要,我可以隨時奔赴前線。”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晁亞麗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援疆歸來不足一個月,她便舍下兩個孩子奔赴武漢抗疫前線。
“是黨員就應該沖在最前鋒”
1月30日,距離晁亞麗援疆歸來僅有20多天時間,本應處于休假期的她,得知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毅然請纓參加江蘇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
她在請戰書里寫道,“如果問援疆帶給我的最寶貴的是什么,那就是責任擔當,是對黨的忠誠和對國家政策的堅決執行……如果國家有需要,我可以隨時奔赴前線……”
兩天后,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接到省衛健委抽調人員組建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的通知,晁亞麗第一個在微信群里回復“我報名”。她說:“是黨員就應該沖在最前鋒,是醫生就應該站在最前線。”
不足1小時,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這支援湖北醫療隊伍便組建成功,晁亞麗擔任一行7名隊員的隊長;不足15小時,他們便逆行湖北,奔赴武漢。
“一忙起來就啥都忘了!”
談及兩個孩子,作為巾幗醫生,晁亞麗止不住流下淚水。她說,自從新疆回來后,即便是出門上班,3歲的小兒子也抱著她的腿不讓離開,孩子是害怕媽媽再去遙遠的地方,很久不回來。
在兩個幼子最需要媽媽的時候,她“舍小家顧大家”,奔赴援疆路。當僅一歲半的兒子骨折時,她也忍住掛念,選擇救治守護多臟器功能衰竭的維吾爾族姑娘“小凱麗”。
而對于這次赴湖北抗疫,她跟愛人說了聲,瞞著婆婆和兩個孩子,匆忙收拾些行李便悄悄出發了。離開家時,兩個孩子還在熟睡,早上醒來一直問“媽媽去哪了?”情景同兩年前她援疆的時候一樣。
現在,兩個孩子都已經知道媽媽是在武漢打病毒,還給媽媽畫了打病毒的畫。“我的媽媽是個圣斗士,可厲害了,一定能打死病毒壞蛋。” 3歲的小兒子看了媽媽穿上防護服的照片,驕傲地說。晁亞麗給孩子承諾,“等媽媽把這些‘壞家伙’都打跑了,武漢的小朋友們都安全了,我就回去好好陪你們。”
到武漢后,晁亞麗時刻不忘在黨旗下的誓言,將滿腔的熱情投入工作中。因為危重患者病情易變化的特殊性,從搶救到穩定,經常需要守在床邊,有時她十幾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說來奇怪,竟然也沒覺得口渴、沒覺得餓。一忙起來就啥都忘了!”晁亞麗說。
“愛心處方”暖人心
2月14日,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癥監護室,新冠肺炎患者韓女士手捧“愛心處方”,請醫護人員在上面簽名。“我出院就帶走這個愛心處方,用相框掛在家里。雖然我不能記住你們每一個人,但我會一直感恩你們!” 韓女士激動地流下眼淚。
韓女士珍視的 “愛心處方”便是由晁亞麗策劃,江蘇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為病人“開具”的特殊處方單。晁亞麗說:“為了使患者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我們商議制定一個特殊的心理治療方案,于是18名醫護人員利用輪休時間繪制出了50張處方送給患者。”
病房里有一對夫婦,他們說這是他們收到的最暖心的處方,一定要留張影,希望發出去,告訴關心他們的人:一定能戰勝病魔,重獲健康!
“盡全力幫患者打開生的大門”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據晁亞麗回憶,2月9日,病區里一位100多公斤重的重癥氣管插管男患者脫管,呼吸困難,脈氧迅速下降,有生命危險,需要緊急重新插管,但當時沒有可視喉鏡,患者又是困難氣道,操作難度很大。而且護目鏡被霧氣打濕了非常影響視線,所以晁亞麗便臉對臉地進行插管,慶幸操作順利,病人情況很快改善了。
“每天最緊張的時候就是聽到患者脈氧下降的報警聲,整個人心跳加速,直到患者脈氧穩定后才能舒緩一口氣,我們就是要盡全力幫患者打開生的大門。” 晁亞麗直言,“盡管工作中有汗、有淚、有艱辛,但每一份付出都是值得的!”
令晁亞麗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與病毒斗爭34個晝夜的患者武女士,她在出院后發給晁亞麗幾篇長長的抗疫日記。“江蘇醫護人員真好,還幫病號擦身子換衣服喂飯……” “親歷了病毒的折磨,醫護人員的辛苦,讓我每天都無限感動,更加珍愛健康。身穿白色戰袍的天使們,是你們用生命守護生命,用大愛守望大義,你們就是新時代最可愛最可敬的人……”這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話語,讓晁亞麗增加了前行的動力。
“類似這樣的知心話、感謝語還有好多”,晁亞麗說,“許多患者用手機‘偷拍’下我們穿著防護服的樣子,說是雖然看不清我們的臉,卻能記住我們匆匆的腳步與溫暖的話語。出院的患者在臨行時總要拉著我們拍張合照,說我不知道你們是誰,但我知道你們為了誰。”
傳播健康文化 共享健康生活。10月17日,由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徐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徐州市醫療保障局、徐州市體育局共同打造的大型公益活動2020徐州市健康節在彭祖園福壽廣場成功舉辦。...[詳細]
10月14日下午,豐縣師寨鎮舉行高世軍同志赴徐州捐獻造血干細胞歡送儀式,他也是豐縣第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豐縣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肖蕊出席歡送儀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