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徐州網 徐州腫瘤頻道:作為我市首批赴武漢醫療隊隊員之一,李振抵達武漢已有45天。在此期間,他一直在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開展工作。
最初的一個月,李振主要負責管理重癥監護室里的病人,每天工作基本在6個小時左右。盡管工作風險大、強度高,可他卻忙得很充實,盡顯多面手本色。
“在徐州市腫瘤醫院重癥醫學科工作7年,擔任科室護理小組組長也有3年了,所以積累了很多重癥護理經驗,呼吸機操作技術也很熟練。”李振說,此前的工作經歷讓他能更快地適應新環境,高效開展支援工作。在重癥病房,病人多而護士少,李振他們6個人管18張床。
重癥監護室里都需要做些什么?不妨了解下李振日常的上班狀態。
30床的大叔,入ICU已有11天了,李振先是對其做了全身評估,然后又對其呼吸機參數進行了調整。為了防止其出現壓瘡,他準備給病人翻個身,但大家都在忙,李振干脆自己干。一個人給病人翻身,肯定要耗費大量體力,再加上防護服密不透風,李振明顯感到內層的隔離衣很快濕透了,“防護口罩憋得我大口喘氣,雖然很難,還是加油吧!”
30床病人剛安置好,26床的64歲阿姨發起了呼叫。這名阿姨自述憋喘,且擔心家人,不住地想尋求安慰。李振就耐心回復她:“您現在一直在好轉,病毒感染都有自限性的,相信您很快就會出院的……”在他的安撫下,26床病人漸漸放松下來。
此時,12床老爺子躁動之下弄掉了無創呼吸機器,李振趕緊過去為其開放氣道、加壓給氧,并為其重新戴上呼吸機面罩。
“每天忙得像個陀螺,但覺得很充實。我就覺得,把每一分鐘都搶著過,每個操作都做到位,這是我們應盡的職責。”李振如是說。
從2月28日起,因為疫情變化,李振他們撤出了重癥隔離病房,跟隨醫療隊整體接管醫院的27病區。在這里,病人的病情都比較穩定,治療上主要側重生活上的護理以及心理疏導。
“患者在隔離病房里待的時間太久,難免會心情不好,我們就要多關注他們的情緒變化,及時做好交流、疏導,希望他們有好的狀態去配合治療。”李振說,考慮到病人在生活物資方面不易獲得,他們醫護人員經常會把自己手中的物資帶給患者,比如衛生紙等生活用品,還有水果、牛奶等食物。
在武漢的一個多月,是緊張而辛苦的,但也是充滿感動和力量的。除了陸續有患者出院這件大喜事外,李振說,他還有一個收獲——從聽不懂“武漢普通話”到現在全程交流無障礙,“更明白病人的需求,護理時就能做得更細致。”
傳播健康文化 共享健康生活。10月17日,由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徐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徐州市醫療保障局、徐州市體育局共同打造的大型公益活動2020徐州市健康節在彭祖園福壽廣場成功舉辦。...[詳細]
10月14日下午,豐縣師寨鎮舉行高世軍同志赴徐州捐獻造血干細胞歡送儀式,他也是豐縣第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豐縣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肖蕊出席歡送儀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