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十佳醫護: 多年以來,全市醫療衛生戰線廣大干部職工牢記使命,努力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職業精神,堅持以維護和促進全民健康為鮮明導向,強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全力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福祉,為推進健康徐州建設凝聚磅礴力量,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市衛生健康系統掀起學習典型的濃厚熱潮。為深入開展“典型故事 榜樣力量”活動,本報將連續報道這群奮戰在衛生健康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們,在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輿論環境,不斷推進我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在奮斗中譜寫醫者最華美的時代樂章。
“十佳醫生”獲得者陳鵬
以患者為中心,做個嚴謹務實的好醫生
一名患者反復發熱4年多,而且還伴有骨壞死,輾轉多地求醫,始終沒有弄清楚病因,身體每況愈下。在徐州市中醫院風濕腎病科,科室主任、主任中醫師陳鵬經過連續多日的持續努力,終于給這位患者明確了病因:這是一種罕見的疾病,朗格罕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患者的家人對此心懷感恩,點贊陳鵬是“盡心盡責的好大夫!”
在多年的工作經歷中,類似的贊許陳鵬收到許多。他說,以患者為中心,做個嚴謹務實的好醫生,是他多年來始終如一的職業追求。
2005年,陳鵬到北京協和醫院進修學習風濕免疫病和腎臟疾病的診治,當年年底在徐州市中醫院組建風濕腎病科,開始擔任科主任。感嘆于協和醫院優良的學風和傳統,陳鵬在建科伊始就把協和嚴謹務實的精神貫徹到臨床工作中去。
一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多地求醫但療效不滿意。在徐州市中醫院,陳鵬經過認真體檢,摸到患者頸部一個小淋巴結,動員患者活檢后證實是淋巴結結核,對癥治療自此開始。
一位患有狼瘡性腎炎的年輕患者,被告知激素藥物不能停,而且很難有生育的機會。在徐州市中醫院,陳鵬經過嚴謹的評估以后,給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使得患者在停止服用激素藥物以后病情長期保持穩定,并鼓勵她放下心理包袱可以生育。后來,這名患者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懷孕生育。患者及家人來醫院向陳鵬主任道謝。患者滿懷感激地說:“陳鵬主任技術好,認真負責,改變了我的一生!”
多年來在風濕腎病科的工作,讓陳鵬深切地體會到,科室接診的許多患者求醫波折,疾病給許多人的生活甚至人生帶來諸多影響,治病救人的背后,是許多家庭的希望所在。
為此,陳鵬在技術上孜孜以求,他希望用更好的技術,更寬闊的視野和格局,更多的敬業奉獻,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腎臟病理對于治療至關重要,為了減少患者等待病理結果他經常放棄休息時間來為患者做腎活檢;他用藥規范,所在科室藥占比低,很少使用輔助用藥,盡量為患者減少負擔;他仔細閱讀古典醫籍,經常學習名家經驗,努力挖掘有效療法;為了提高醫術,他經常放棄周末休息時間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學習班,他認識到血管通路技術的重要性,就到北京專門學習3個月。
在工作中,陳鵬對患者細心嚴謹,花了大量精力投入到對風濕腎病的相關知識科普推介方面。有的患者缺乏醫學知識,對診治方案不理解,陳鵬主任就用一些淺顯的比喻使患者明白,比如有的患者認為一旦開始透析就不能停止了,他就用骨折需要拄拐的例子解釋給病人聽;有的認為透析不用來這么勤,他就打家里下水道堵塞的比方,從而使患者明白治療目的和手段;有風濕腎臟病患者需要飲食宜忌的知識,但從網絡上找到許多似是而非的說法后無所適從,陳鵬就會耐心細致向患者講解,幫助患者掌握更多科學理念。
“對于風濕腎病科來說,許多患者就診的背后,有著一段沉重的人生。作為醫生,我們嚴謹務實,治病救人,責任重大。這也是我們的價值感和成就感的體現。為此,我將一直努力下去!”陳鵬說。
“十佳護士”獲得者李菁
做一個“有溫度”的急診人
李菁,徐州市中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江蘇省急診急救專科護士、徐州市急診急救護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25年的臨床護理工作,13年護士長經歷,9年急診科護士長工作的錘煉,把她塑造成為一個堅韌頑強、勤奮探索、勇于創新的管理者,一個“有溫度”的急診人。
做一個“有溫度”的急診人,首先要有過硬的技術,面對復雜情形,能夠快速反應,專業救治。在李菁的記憶中,曾經有過這樣一幕:一天清晨120緊急送來8名車禍傷員。當時的急診科由于改造的需要暫時搬入簡易房,搶救室空間不足,工作條件十分艱苦。傷員們情況各異:顱底骨折、頭面部多處外傷、口鼻腔外耳道不斷涌出鮮血;骨盆骨折、右股骨干及髕骨骨折;左踝關節及跟骨骨折;肋骨骨折伴血氣胸;腰椎骨折……患者生命危在旦夕!多學科創傷救治立即啟動!接到電話她立即趕往醫院,合理調度急診護士人力,迅速分診、緊急安排救治順序,經過多學科有條不紊地急救,8名患者全部安全轉運至手術室。
在她的記憶中,有從死神手里奪回的渾身血肉模糊瀕臨死亡的患者;有隱匿性肝脾破裂及時被發現在休克前得到救治的生命;有突發張力性氣胸,呼吸困難、危在旦夕的患者在她訓練有素的搶救下轉危為安;也有因病情過重,留不住脆弱的生命的遺憾,她也會帶領護士們為患者清潔整理好遺容,讓其有尊嚴地離去。
做一個“有溫度”的急診人,需要以患者為中心,工作中帶著熱情,帶著人文關懷,帶著同理心。為此,李菁不斷創新探索,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滿意度。她帶領護士研制的自制轉運床儀器支架,確保了患者安全優質的轉運;研制了心電圖導聯線固定保護套的應用,解決了導聯線容易纏繞的問題,又可保護患者胸腹部避免暴露受涼;制作了避光輸液袋,確保特殊藥物輸液時不受光照而影響藥效;為兒童輸液患者提供方便活動的移動輸液挑桿,配置了彩色小手板,設計了獎勵貼畫鼓勵孩子配合輸液。
做一個“有溫度”的急診人,需要和伙伴們精心協作,成就專業團隊,更好護佑患者。為此,李菁在急診護理管理平臺上,開展多種形式的規范化培訓,不斷提高護士專科能力,培養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團隊。她將常見急癥病種進行急救模擬演練后錄制成視頻,便于復習加深記憶。還將急診常見疾病護理常規、核心制度、應急預案、急救藥品知識、儀器操作、危急值等編寫成兩本小手冊,供護士隨時學習充電。
多年來盡心盡職的工作,李菁贏得了患者的廣泛贊譽,也收獲了許多榮譽。她于2016年被徐州市衛計委評為“市優秀護士長”;2014年、2015年、2016年、2018年獲院“優秀護士長”;曾獲江蘇省護士崗位技能競賽“先進個人”、徐州市首屆“愛心天使”“最佳技能獎”、徐州市衛計委“護理人員教學基本功競賽三等獎”;多次獲院“醫德考核優秀個人”、“護理三基考核先進個人”、院“突出貢獻獎”、院“十佳護士”等榮譽。
“十佳醫技工作者”獲得者田禮軍
不曾光芒萬丈,始終溫暖有光
采訪田禮軍時,他分外低調謙遜。他說,所做的一切不過是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的職責所在。但他的同事們都說,田主任在醫技科室工作中,兢兢業業,專業敬業,為一線科室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支持。雖然沉默少言,但他以實實在在的工作,為醫院工作作出了極大貢獻,惠及廣大患者。
田禮軍,徐州市兒童醫院檢驗科主任。作為醫技人員,他和同事們工作日里每天要檢驗的檢材超過2000份。需要精準地完成各項檢驗,給出精確的結論。為此,田禮軍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經常加班加點,隨喊隨到,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田禮軍說,檢驗科是醫院中較繁忙的科室,并且又有急診檢驗、臨床檢驗、生化檢驗、免疫檢驗和細菌檢驗等多個部門,檢驗項目、儀器設備眾多,哪個部門、哪個方面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延誤診斷治療,甚至危及病人生命,責任重大。為此,只要哪里出現問題,無論是白天深夜、還是刮風下雨,田禮軍都會立即趕到解決。同事評價他,“從沒有叫苦叫累,總是默默奉獻”。
作為檢驗科的負責人,田禮軍和同事們在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工作中,建立了一整套較為完善的質控措施,培養了多名人才,從而保證了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室內、室間質控均達標,生化、臨檢、細菌、免疫等多項質控,連續多年獲省、市級質量控制優秀獎。醫技科室的技術刷新較快,為了適應醫院診療需要,讓更多的患者少跑遠路,減少就醫波折,田禮軍結合醫院實際情況,新開展的兒童微量元素檢測,過敏原檢測,血液、腦脊液病原學檢測等,獲得了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及衛生廳、局課題立項,并且取得了廣泛的社會效益。先后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技術之外,醫德醫風方面,田禮軍也以自己的舉動,引領著科室全體同事,恪盡職守,精誠協作。田禮軍十分注重對科室人員的教育和培養,努力加強檢驗科隊伍建設,制定操作規程、規章制度并組織實施,經常組織業務學習和訓練,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努力提高全科業務水平,并且引領科室人員一切要從病人的需要出發,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廉潔從醫,團結互助,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協調配合,提高隊伍整體素質,用真摯的愛心和優質的服務換來病人的健康,贏得病人的信任,努力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樹立醫務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行動無言,但最有力量。在田禮軍主任的帶領下,徐州市兒童醫院檢驗科團結一致,不斷進取,一年一個臺階,圓滿完成了醫院的各項醫學檢驗任務,多次受到相關單位和部門的表彰。田禮軍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院先進工作者”等。
許多同事稱道,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在單位或其他方面,只要誰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助,田禮軍都會毫不猶豫,主動幫助別人,盡可能地予以支持和幫助,贏得了大家的高度贊許。
不曾光芒萬丈,始終溫暖有光。在成績和榮譽面前,田禮軍說:“工作是大家干的,成績應該屬于大家,我所做的一切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所應該做的。”
◎徐報融媒記者 周愛田 通訊員 談建榮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轉自徐州日報 2020.3.24
傳播健康文化 共享健康生活。10月17日,由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徐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徐州市醫療保障局、徐州市體育局共同打造的大型公益活動2020徐州市健康節在彭祖園福壽廣場成功舉辦。...[詳細]
10月14日下午,豐縣師寨鎮舉行高世軍同志赴徐州捐獻造血干細胞歡送儀式,他也是豐縣第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豐縣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肖蕊出席歡送儀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