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徐州網 醫線事跡:“從武漢回來兩個多月了,還是特別喜歡關注武漢發生的一切,從武漢帶回的每一樣東西,哪怕是一支圓珠筆,用完了也不舍得扔,都覺得值得珍藏。”說這話的是豐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于吉友。作為徐州市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一員,他在武漢疫情一線奮戰了35個日夜,心里早已把武漢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
今年40歲的于吉友,從事內科臨床工作多年,憑著踏實上進、專業敬業,早已成為科室的資深骨干。在馳援武漢前,他在豐縣人民醫院心理門診開展心理咨詢工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他積極投身于疫情下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根據國家衛健委要求,為醫院制訂了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制度及實施方案。
“白衣戰士要時刻準備上戰場,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抱著這樣的信念,于吉友主動申請馳援武漢,最終得償所愿。2月10日中午,一家人在吃午飯,于吉友接到出征通知,由于時間緊迫,他立刻放下碗筷,一邊收拾物品,一邊安排家里事項 。
“女兒1歲多,交給爺爺、奶奶照看;兒子初中一年級,許多作業需要輔導,送到孩子姑姑家‘寄養’。愛人是護士長,疫情發生后一直堅守崗位,壓力也很大,但此時,一家老小的瑣事只能都壓在她的肩上。”于吉友說,把家庭重擔交付給柔弱的妻子,自己心里也有擔憂,但同為醫護工作者的妻子給予理解和支持,讓他得以拋卻雜念,堅定地奔赴前線。
2月13日下午,于吉友所在的徐州市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抵達武漢,經過短暫的休整和培訓,16日上午整體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感染20病區和21病區。戰斗就此開始。
于吉友說,為了方便大家更快地熟悉病人,更好地管理病人,他和同事們一起制訂了查房表,把每個病人重要的檢查結果都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下來,這樣一來,利于交接班時迅速熟悉病人具體情況。這個表格經過幾次改進后,很快在其他病區被采納,成為徐州醫療隊的亮點。根據這個思路,他們又制訂了出院隨訪表,詳細記錄重要隨訪數據,“一方面方便我們對出院患者進行管理,減少了失訪率;另一方面幫助我們為新冠肺炎病毒的科研工作收集更多、更詳細的資料。”
出于職業敏感性,于吉友在同病人交流時,特別留心患者的情緒問題。發現患者有緊張、焦慮等情緒時,他就主動開啟“話療”模式,幫助患者疏導情緒,排解心結,不少患者經過“話療”后治療配合度明顯好轉。
“日子一天天過去,35個日夜之后,我們終于迎來最開心的時刻。”于吉友說,3月17日徐州醫療隊所負責的病區迎來患者清零,同時還實現醫務人員零感染、患者零死亡的目標。3月19日,徐州醫療隊踏上歸程。
如今,于吉友已在工作崗位上開始了新的拼搏。他說,武漢的抗疫經歷刷新了他的“醫生觀”,讓他意識到,醫生要成長為一名能處理復雜臨床變化的“醫者”,需要多年的修煉;他將時刻以抗疫經歷提醒自己不斷鉆研、不斷提升,朝著“醫者”方向邁進。
傳播健康文化 共享健康生活。10月17日,由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徐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徐州市醫療保障局、徐州市體育局共同打造的大型公益活動2020徐州市健康節在彭祖園福壽廣場成功舉辦。...[詳細]
10月14日下午,豐縣師寨鎮舉行高世軍同志赴徐州捐獻造血干細胞歡送儀式,他也是豐縣第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豐縣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肖蕊出席歡送儀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