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行醫改“分級診療”制度的大背景下,與基層群眾診療最密切的社區醫院未來發展路徑,一直是民眾關注與期盼的焦點。根據省衛生計生委《關于開展社區醫院建設試點的通知》要求,為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拓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功能,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加快轉變醫療服務模式,創新社區衛生管理服務機制,構建多元化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徐州市決定結合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實踐需要,在實施社區醫院建設試點的同時,今年起啟動“大社區”衛生服務管理試點。
日前,記者從徐州市衛生計生委獲悉,為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構建多元化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今年起我市在實施社區醫院建設試點的同時,將啟動“大社區”衛生服務管理試點工作。
記者了解到,通過實施社區醫院建設、“大社區”衛生服務管理,我市將逐步建立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龍頭、社區衛生服務站和社區(村)衛生室為基點、轄區具備條件的二級以下各類醫療機構為補充的“大社區”衛生服務管理體系,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轄區范圍內形成資源共享、功能互補、服務共濟的運行機制,實現建立基層首診制度、構建接續性服務體系。按照通知要求,全市以4家社區醫院建設試點單位為基礎,適當拓展其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9年逐漸擴大到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徐州市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納入社區醫院建設試點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履行好原有社區衛生服務職能的基礎上,將突出重點領域加強建設和機制探索,優化衛生資源布局,強化綜合連續服務,提升服務質量水平,放大綜合平臺效應。各試點社區醫院要有效對接二、三級醫院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專家門診、全專聯合門診、醫生工作室,多種形式參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設立達到省定標準的國醫堂、中醫館等中醫綜合服務區,推廣使用中醫藥適宜技術不少于20項,至少建成2個市級以上(含市級)基層特色科室。
組建以全科醫生為主體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對簽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實行歸口管理,創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供方式,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向健康管理轉型。
全面開展基層首診簽約,推動簽約服務向家庭醫生注冊登記制轉變,使家庭醫生真正成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做好簽約居民疑難疾病分診工作,建立網上專病專科管理社群,開通上轉下接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建成區域性基層分診轉診接診中心。
實現在服務中采集和應用電子健康檔案,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向簽約居民開放,利用物聯網開展遠程健康監測,建成區域性基層健康信息中心。
據悉,本次試點工作自2018年2月開始、至2018年底結束。市衛計委要求各區要根據轄區實際情況, 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措施,社區醫院建設和“大社區”衛生服務管理試點工作有機結合,在統籌規劃、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選擇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社區醫院建設及“大社區”衛生服務管理試點。市衛生計生委將定期組織工作督導,區衛生計生委也要強化督導力度,及時總結經驗,解決試點中存在的問題,確保試點工作取得圓滿的成效。
傳播健康文化 共享健康生活。10月17日,由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徐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徐州市醫療保障局、徐州市體育局共同打造的大型公益活動2020徐州市健康節在彭祖園福壽廣場成功舉辦。...[詳細]
10月14日下午,豐縣師寨鎮舉行高世軍同志赴徐州捐獻造血干細胞歡送儀式,他也是豐縣第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豐縣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肖蕊出席歡送儀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