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一條短短的新聞,說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減肥貼布,像創可貼一樣,可以根據需求貼在你想減肥的部位,貼布上的超微細針頭隨即進入皮下脂肪,降解后釋放出針頭里的藥物,可將白色脂肪轉變成棕色脂肪,輔助脂肪燃燒,達到減肥的目的。
研究人員認為,皮膚貼布讓藥物直接作用于目標部位,所用劑量大大小于口服或者注射劑量,副作用較小。據估算,一塊減肥貼布的原型成本大約為5新加坡元(約合24.3元人民幣),真是價廉物美啊。
且慢,和我一樣胖的朋友們,先別忙著激動,這款貼布只是剛通過了動物實驗,距離推向市場估計還有好長一段時間呢。不過,我們可以趁這段時間,先來好好了解下與這款貼布原理緊密相關、與人體健康也緊密相關的兩個關鍵詞——白色脂肪、棕色脂肪。
“燃燒卡路里的小火爐”
這款貼布的作用原理,詳細一點說是這樣的:在貼布的其中一面分布著數百根比頭發絲還細的微型針頭,針頭上含有藥物(β3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或甲狀腺激素T3),把有針一面對準皮膚貼好后,只需兩分鐘,微型針頭就會脫離貼布,嵌入皮膚,隨后進一步降解,讓其中的藥物緩慢進入皮下的白色脂肪,把它們變成棕色脂肪。
棕色脂肪常見于嬰幼兒,可迅速燃燒能量以保持體溫。隨著年齡增長,人體棕色脂肪數量減少,白色脂肪增多。
在動物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高脂高糖飲食的小鼠使用這種皮膚貼后,不僅能夠抑制發胖,而且使用4周后脂肪數量減少超過30%。另外,使用減肥貼的小鼠,血液中膽固醇水平和脂肪酸水平也顯著低于未使用貼布的對照組。換句話說,這款貼布不能幫助你直接燃燒脂肪——除了你自己的運動和呼吸,其實沒有什么外力可以幫你消耗脂肪——而是把無法燃燒的白色脂肪,轉化成方便燃燒的棕色脂肪,類似于助力。
棕色脂肪有個很給力的別名:“燃燒卡路里的小火爐”。棕色脂肪細胞含有大量的線粒體,組織內的毛細血管非常豐富,使其呈現出微紅的棕褐色。而白色脂肪組織,顧名思義,大致呈淺白色至淡黃色,白色脂肪細胞大而飽滿,細胞中央有一大脂滴,約占細胞體積的90%……
白色脂肪是人體主要的儲能器官,可將血中的葡萄糖及游離脂肪酸重新合成為甘油三脂儲存起來。當機體能量攝入過多,皮下脂肪儲能飽和時,白色脂肪組織便開始堆積于內臟周圍。唉,人就是這么胖起來的。
原來“打哆嗦”是個高級技能!
在較為寒冷的條件下,人類會利用兩種快速產熱的方式來維持體溫。一種是震顫性產熱,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哆嗦,通過骨骼肌的收縮來提供熱量;另一種是非震顫性產熱,又稱代謝產熱,主要通過棕色脂肪組織來完成。
棕色脂肪組織是哺乳動物震顫性產熱的主要場所,當機體處于低溫環境時,外界溫度信息經傳入神經進入體溫調節中樞,興奮交感神經促進產熱,以維持體溫。棕色脂肪增加機體能量消耗,可清除循環血中的葡萄糖和甘油三酯。
其實早在30年前,科學家們就發現了嚙齒動物體內的棕色脂肪組織分布面積比較廣(因為嚙齒動物不太擅長哆嗦),嬰幼兒也不太會哆嗦,所以嬰幼兒背部覆蓋有大量棕色脂肪組織。但是直到2009年,科學家們才證實了成年人類也有棕色脂肪,且只在頸部兩側、背部上側、鎖骨附近和脊柱周圍有分布,就因為:人類是個特別會哆嗦的物種。
一般來說,男性白色脂肪多分布于腹部,而女性白色脂肪多分布于臀部。這正是為什么男人容易長肚子,而女人容易變“梨形身材”的一個原因。
棕色脂肪在成人體內的含量雖然少,其產熱效率卻極高:一小塊棕色脂肪就能燃燒大量的卡路里。被激活的棕色脂肪組織通過快速消耗葡萄糖和脂肪來發熱,當它自身儲存的脂肪消耗殆盡,身體其他部位儲存的白色脂肪就成為它的新燃料,繼續源源不斷為機體提供能量。
如此看來,激活棕色脂肪可能真的是一項治療肥胖的有效方案。
凍一凍,不如動一動
那么,在減肥貼布上市之前,我們有其他便捷方式來激活體內的棕色脂肪嗎?既然棕色脂肪最主要的功效就是產熱來保持體溫,那么自然可以想到,激活棕色脂肪最簡單的方法,應該就是“冷”了——最近兩天正好大降溫,要不就別穿羽絨服了?咬牙凍一下?
先別急!其實研究人員早就做過實驗,在小鼠實驗中,寒冷引發的減肥結果非常好——將易患肥胖的小鼠放在華氏41度(攝氏5度)的生活環境下1周后,小鼠的體重平均降低了14%,小規模的人體實驗也得到了相似的結果。
然而,當實驗對象的樣本量加大以后,結果就不那么理想了:在一項面向1972個志愿者的調查中,有7.5%女性和3%的男性在身處較寒冷的環境時檢測不到活躍的棕色脂肪。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棕色脂肪的缺乏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不過也不排除脂肪層較厚的身體對寒冷的敏感性低的緣故。
畢竟,棕色脂肪的存在目的,首要是為了保持機體的活力,維持體溫,而不是為了讓你更苗條。而且,寒冷地區的人患肥胖的比例并不比其他地方低,因為人在較冷的情況下,也會情不自禁地吃下更多的食物。
在減肥貼布之前,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細胞生物學教授布魯斯·施皮格爾曼還發現了一種后來起名為“鳶尾素”的激素,經過鍛煉之后的肌肉會分泌這種激素,它可以作用于白色脂肪細胞,誘導其轉化為棕色脂肪細胞。
但是施皮格爾曼同時也警告說,不能通過注射鳶尾素而代替運動來形成肌肉,因為激素并不會使肌肉變得更強壯。要知道,鳶尾素含量的上升是人體長期運動的結果,短期的肌肉鍛煉并不會有如此效果。如此對照,“凍一凍”,還是不如動一動
傳播健康文化 共享健康生活。10月17日,由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徐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徐州市醫療保障局、徐州市體育局共同打造的大型公益活動2020徐州市健康節在彭祖園福壽廣場成功舉辦。...[詳細]
10月14日下午,豐縣師寨鎮舉行高世軍同志赴徐州捐獻造血干細胞歡送儀式,他也是豐縣第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豐縣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肖蕊出席歡送儀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