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徐州市中醫院肛腸科順利通過了省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的學科審定,中醫肛腸病學榮膺江蘇省重點學科。
在蘇魯豫皖享有美譽的市中醫院肛腸科是蘇北地區乃至淮海經濟區集信息資料采集、醫療、科研、教學及硬件設備為一體,具有中西醫結合特點的肛腸病防治中心。從原先的省首批重點專科又獲省重點學科,肛腸科走過了哪些歷程,有哪些提升?又以哪些診療技術和服務贏得了患者的青睞?帶著一連串問號,記者走進了市中醫院肛腸病區。
以科研創新奠定學科品牌
市中醫院肛腸科是市中醫院的支柱科室,6間設施良好的手術室,每天可以開展20余臺手術,擁有200張床位的住院部里,穿梭忙碌的醫務工作者秩序井然,彰顯出科室的活力。臨床實驗室、便秘生物反饋治療室、肛腸腔內超聲室、熏洗坐浴室內,多種先進的診療儀器設備體現出科室中西醫俱強的不俗實力。
西醫診療設備,有盆肌生物反饋診療儀、肛門壓力測定儀、電子直腸鏡、彩色多普勒超聲、排糞造影儀(胃腸機)、電子腸鏡、痔瘡治療儀等;中醫診療設備,有超聲霧化熏洗儀、多功能艾灸儀、熏蒸汽自控治療儀、磁振熱治療儀、中醫藥膏劑提取包裝機組、智能絡通治療儀、阿是超聲波治療儀等。完備的設施,達到了國內肛腸科同行的先進水平,滿足了學科臨床、科研及教學的需要。
成立于1956年的市中醫院肛腸科是一個擁有輝煌歷史的科室:國家重點學科協作單位、江蘇省首批中醫臨床重點專科、江蘇省中醫示范專科、徐州市肛腸重點學科、徐州市優勢學科、徐州市肛腸專業質量控制中心等。經過一個甲子的醫學發展、數代醫務工作者的努力拼搏,目前的肛腸科已擁有四個病區,年接診患者近2萬人次,年均有5000余患者在住院部得到科學的診治。
重點學科的申報,其難點在于比重點專科更注重教學和科研的功能。據肛腸專科學科帶頭人、全國中醫肛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世界中醫藥聯合學會肛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令狐慶主任介紹,肛腸科共有26名醫生,其中高級職稱15名,在科研創新和人才建設方面,肛腸科多措并舉,以人為本,經過多年努力,已然發展成為技術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的龍頭學科。
科室現擁有全國中醫肛腸學科先進名醫工作室——令狐慶名醫工作室,擁有全國中醫肛腸學科名專家、江蘇省中醫藥領軍人才、江蘇省優秀青年臨床人才、市名中醫、市優秀專家。醫院注重人才建設和梯隊培養,鼓勵科室成員參加繼續教育,并提供國內外學習、深造機會,以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增強學科競爭力和發展后勁。
圍繞肛腸科教學研究,科室近年完成了國家級課題1項、省部級3項、市級3項。課題《自擬熏洗方對大鼠肛周創面釋放表皮細胞生長因子(EGF)的影響及肛瘺術后創面愈合療效觀察臨床研究》證明醫院自制制劑“熏洗1號”對肛瘺患者術后創面恢復有積極作用,《增液八珍湯治療習慣性便秘的臨床及動物實驗研究課題》將科研成果轉化應用于臨床,對習慣性便秘患者使用中藥湯劑治療取得了良好的療效,深受患者好評。
中西醫聯合攻克肛腸頑疾
“十人九痔”說明了肛腸疾病的普遍,也正因為普遍而不為人所重視,以致久治不愈、反復發作,令人坐臥難安。
肛周膿腫、肛瘺作為肛腸科的疑難疾病,具有發病急、變化快的特點,尤其在基層醫院或者非專科治療時存在著損傷大、病程長、一次治愈率低、復發率高的情況。市中醫院肛腸科憑借著雄厚的技術實力和人才儲備,將肛周膿腫和肛瘺作為專病重點研究,設立了令狐慶主任、韓凱主任主持的肛周膿腫兩個專病病區,許向彤主任、秦曉靜主任主持的肛瘺兩個專病病區、1個專病門診,常年開診,做到專病專治。
在做好專病的基礎上,肛腸科還以混合痔、肛裂、肛乳頭肥大、肛周濕疹、便秘、結腸炎等為代表的肛腸科常見病、多發病作為普病建設的重點,設立1個普病門診,所有專家和病區均接診普病患者,為廣大肛腸科普病患者提供優質的診療服務。
中華傳統醫學博大精深,是現代臨床醫學的智慧寶庫。令狐主任說,肛腸科重視對醫學文獻的挖掘、整理與應用,成功地將《千金要方》中“熱則通之,寒則補之”的治療原則應用于便秘治療,將《太平圣惠方》中“內消”和“托里”的內治原則應用于肛周膿腫的保守治療,多方學習借鑒,以增強對肛腸解剖、生理、病理的認識。
對于民間流傳的無花果葉治療痔瘡、花椒水熏洗治療脫肛等驗方,市中醫院也廣泛收集和整理,將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相結合,進行科學論證和改良,把取得的科技成果應用于臨床,研制了止脫洗劑、炎痛寧痔瘡栓、槐角丸、和通湯、潤腸膏、潤腸通便膏方、結腸炎I號、生肌散、青蛤散、三黃油紗條等十幾種純中藥制劑。
堅持傳統中醫特色,注重中西醫結合,善于吸收運用現代診療技術,正是這種博采眾長的鉆研精神,使得肛腸科多項中藥配合手術、理療治療便秘的技術領先淮海經濟區:多病灶肛周膿腫一期根治術避免了二次手術給患者造成的痛苦和經濟上的負擔;重癥環狀混合痔的微創外剝內扎加松解整形術最大限度地保護肛門功能和肛周皮膚的完整性;運用中醫中藥辨證施治加手術治療肛裂與便秘,療效凸顯;腹腔鏡下直腸癌手術,保肛術式多樣化以適應不同病例,使許多患者免受造瘺之苦。
曾在市中醫院肛腸科做過肛裂手術的孫姓患者對肛腸科印象最深的,是住院期間接受的各種中醫療法和中藥熏蒸,不但減輕了患處的疼痛,而且加速了傷口愈合,比單純的西醫療法更勝一籌。
在中醫院肛腸科,熏洗坐浴、耳穴壓豆、艾灸、拔罐、穴位注射、中藥換藥、中藥灌腸、多病灶肛周膿腫虛實掛線、高位肛瘺低切高掛、痔自動套扎、注射固脫等傳統中醫特色療法的廣泛應用,使患者大大縮短了病程,減輕了痛苦,減少了復發,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
個體化施治傳遞人文關懷
肛腸疾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由于部位特殊,給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很大不適,這就給診療和手術及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肛腸科專門制定了詳細的規章制度,以“真誠、真心,溫暖每一個人”為服務理念,把人性化、多樣化、細致化的服務有效融入到患者的就醫體驗中,溫暖患者的心。
一位高校女大學生在中醫院施行了肛周膿腫手術,由于家在外地,醫生在病床安排、換藥方面給予了她格外的照顧。一位六旬的混合痔患者術后家人很少陪護,護理人員一遍遍耐心教她如何洗、熏,上藥,鼓勵她樹立信心戰勝病痛,及時緩解患者不安情緒,讓患者在就診的每個細節中感受到人文關懷。
為提高診療效率,更好地服務患者,自2015年市衛計委啟動日間手術工作以來,市中醫院肛腸科成功申報了“血栓性外痔”和“內痔”兩個日間手術病種,并擬定了診療流程,作為標準,在全市肛腸科推廣應用。
日間手術最早源自歐美發達國家,是指針對一定適應癥的患者,在一至兩個工作日內安排患者的住院、手術、手術后短暫觀察、恢復和辦理出院,以便利患者。日間手術要求醫療機構要配備比傳統醫院更細致的術前評估流程、更先進的手術室條件和設備、更專業的手術醫生和麻醉醫生、更科學的就醫流程、更完善的術后隨訪系統。
近年來,市中醫院肛腸科逐步擴大了日間手術比例,努力縮短平均住院日,不斷總結和完善日間手術診療流程,連續三年平均住院日比上年度均有所下降。
在嚴格規范抗菌藥物使用方面,肛腸科針對不同的個體,最大限度地發揮中醫中藥優勢,推行個體化用藥,降低患者用藥損害,運用處方點評等形式控制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的現象。至2017年底前,肛腸科將抗菌藥物使用平均天數從7天降至2天,達到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指標。
秉持醫者的社會責任,市中醫院肛腸科在“省、市城鄉基層適宜衛生技術項目”中,深入基層醫院大力普及自動痔瘡套扎器在肛腸科的應用,并自2016年起,陸續與周邊縣市鄉鎮醫院簽訂了“定點幫扶”協議,每周均派出中高級職稱醫師赴定點醫院坐診,指導臨床工作及手術,為基層醫院培養了一批專業技能全面的專科人才,幫助廣大基層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接受知名專家的診療。在加強醫療質量控制的原則下,科室充分落實醫聯體內院間檢查結果互認和同城同級院間檢查結果互認,為患者的就醫節省了開支,充分構建了醫患之間互惠互信的良好氛圍,以切實行動書寫醫務工作者的醫德仁心。
傳播健康文化 共享健康生活。10月17日,由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徐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徐州市醫療保障局、徐州市體育局共同打造的大型公益活動2020徐州市健康節在彭祖園福壽廣場成功舉辦。...[詳細]
10月14日下午,豐縣師寨鎮舉行高世軍同志赴徐州捐獻造血干細胞歡送儀式,他也是豐縣第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豐縣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肖蕊出席歡送儀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