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班40多個孩子,體質健康監測達到優秀的只有一個孩子,多數孩子的體質健康監測只達到及格。這個寒假我們要帶著孩子好好鍛煉……”一位一年級家長不無擔心地表示。寒假前,我市不少學生除收到了一張“成績素質報告書”外,還收到了一個“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報告書”,這份報告書對學生體質健康進行綜合評語,還給出了體質健康干預建議。對此,不少家長表示,寒假體育作業,現在要全部重視起來了。
家長: 體質健康監測,全班只有一個優秀
家長吳先生的兒子在市區一所小學上一年級,放假前孩子帶回一張“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報告書”,要求家長看完后簽字再帶回學校。吳先生說,這份報告書上,兒子體質健康監測結果總評為“及格”,其中體重正常,柔韌素質、速度素質僅達及格水準,心肺功能不及格,建議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加強鍛煉。
吳先生說,兒子所在班級40多名學生,健康報告書拿回家的當晚,班主任在家長群里說,全班孩子體質健康監測達到優秀的只有一個學生,其他孩子的監測結果大多數都是在及格邊緣。希望家長利用寒假,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增強體質。
通過吳先生提供的照片,記者看到報告書內容豐富,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基本信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與評價、學生體質健康綜合評語、每日膳食營養建議、薄弱項目運動干預建議、國際測試指標解釋和健康知識等7項內容,并同時提供二維碼掃描功能,家長通過掃描就可以查看更詳細的體質健康干預建議。
調查:孩子寒假體育作業,家長多數大打折扣
吳先生說,放假前學校為了鼓勵家長陪著孩子多做運動, 學校的體育寒假作業加入親子體育鍛煉元素,倡導家長陪伴和指導孩子每日參加體育鍛煉一小時。
對此,家長何女士也深有感觸。何女士的女兒今年也是一年級的學生,在這張“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報告書”上,其女兒的體質監測是“不及格”。何女士說,這次期末考試,老師給孩子兩次檢測機會,特別是跳繩項目還多給兩個星期的練習時間,但是孩子依然沒有通過。從現在開始真的要加強孩子的體質鍛煉了。
“放假期間,誰都想睡個懶覺,剩下的時間,多數是學習和補習。”記者隨機采訪了10多位家長,其中9位坦言,沒有給孩子規定體育運動時間;還有4位家長每天給孩子半小時至一小時的娛樂時間,他們認為這就是體育鍛煉;剩下3位說在每天晚上不忙的時候,帶孩子跑步或做俯臥撐之類的運動。
現在學校發放了“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報告書”后,很多家長開始重視起孩子的體質鍛煉,更有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堅持鍛煉,在家長群里打卡記錄,并相互監督。
老師:一年級孩子多半不會跳繩
張敏是我市一所小學一年級的體育老師。她說,在報告書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與評價中,包括學生的身高、體重;檢測指標有BMI、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和1分鐘跳繩。以跳繩為例,這項運動是幼兒園大班要求掌握的一項基本的體育技能,但是現在一年級的孩子一大半都不會跳。期末對學生跳繩進行檢測時,一個班四五十個孩子只有幾個能夠連貫跳繩的,測試的時候一分鐘下來,有的孩子跳了十來個,有的孩子只跳了幾個,幾乎沒有學生達到優秀。
張老師表示,現在很多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時,注重的是孩子對于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孩子感覺綜合運動能力的培養,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意志力、耐力和協調能力。很多孩子到了小學一年級還不會跳繩,不能連續拋球或拍球,不會系鞋帶。這些孩子雖然學習成績還可以,但是注意力習慣和能力的缺失現象,沒有被家長重視,等到日后課業量大了,孩子的壞習慣已經形成,延誤了注意力習慣培養和引導的關鍵期,改起來就很難。
“現在的孩子普遍視力不好,這是我們提前預測到的,但是有些孩子的肺活量也非常差,這是沒有想到的。”市區一位老師告訴記者,在這次體質健康監測中,很多孩子的肺活量不及格。肺活量差和孩子們平時耐力運動較少有關。現在孩子在學校坐得多,出行大多是汽車,步行和慢跑太少。
學校:對體育作業調整 有更為明確的目標
孩子體質健康不僅引起了家長的關注,學校也非常重視。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期末時一些學校還結合報告書上薄弱項目運動干預建議,在布置寒假作業的時候,對體育作業進行針對性地調整。
比如民主路小學寒假作業第一項就是爭做運動小達人。一、二年級的孩子,寒假期間50米跑、一分鐘跳繩、座位體前屈,堅持每天鍛煉1小時;利用假期初步接觸一項新運動,如:踢毽子、打乒乓球、輪滑、舞蹈、武術等。三、四年級的孩子,寒假期間50米跑、一分鐘跳繩、座位體前屈、一分鐘仰臥起坐,堅持每天鍛煉1小時;然后在利用假期初步接觸一項新運動,如:乒乓球、羽毛球、輪滑、舞蹈、武術等。在練習中感受運動的樂趣。五、六年級的學生寒假期間50米跑、一分鐘跳繩、座位體前屈、一分鐘仰臥起坐、400米耐力跑,堅持每天鍛煉1小時;在利用假期初步掌握一項運動技能,如:球類運動、輪滑、舞蹈、武術等。在練習中培育運動健身的意識和情感。民主路小學副校長王芬表示,《體質健康報告書》的發放,調動了學生鍛煉身體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家校合力,為孩子健康成長加油。
教育部門: 家校互動 提高學校體育和健康教育質量
針對此情況,市教育局體衛藝處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從去年9月份開始,我市小學為每一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測試,然后錄入數據,并導入江蘇省體質健康系統。系統根據每個學生測試情況形成一份體質健康報告書。報告書上有直觀的評價結果,有指標解釋,有家庭健康知識,還有給每個學生的每日膳食營養建議,更有薄弱項目運動干預建議,同時還給出了學生體質健康綜合評語。體質健康報告書經體育教師審核簽字后,發放給家長。家長將報告書回執送交學校,并視情提交意見、建議。學校綜合相關意見建議后研究改進體育和健康教育工作。
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學校要通過體質健康報告書制度進一步強化學校責任,督促學校統籌安排每學期體育和健康教育課時,將早鍛煉、課間休息、大課間、體育社團等與課程教學有效銜接,統籌安排教學計劃,不斷提高學校體育和健康教育質量。
建議:完成寒假體育作業?家長有效監督陪同很重要
寒假體育作業完成不好主要是因為“假期鍛煉難堅持、鍛煉場地不易找、家長監督難到位”。其實,還有作業布置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要想真正破解寒假作業執行難的問題,絕不是學校單方面開出體育鍛煉單那么簡單,需多元求解,需要家長、社會及有關部門共同參與,形成合力才行。
首先,家長要改變教育觀念。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能否養成,家長的影響很重要。家長要有效監督和陪同,在應酬之余擠出時間陪孩子跑步、打球等。從而達到既進行體育鍛煉,又增進親情交流的效果。
其次,學校要重視體育教育。如果學校平時體育課不能正常開展,很少舉辦體育競賽,又怎能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所以,學校必須摒棄“重智輕體”的觀念,開齊開足體育課程。在布置體育作業上,要統籌安排,保證學生足夠的鍛煉時間。另外,學校布置體育作業要考慮學生的興趣。
另外,社會要積極支持,為學生完成體育作業提供幫助。比如,當地社區或大學的體育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實現教育資源共享,讓學生有運動場所和體育器材可用。同時,社區或體育部門等要安排專業人士對學生體育鍛煉要做好科學的運動指導,讓學生在鍛煉中獲取知識,掌握技能。
■新聞鏈接
體質健康監測都測了哪些內容?記者查詢相關資料發現,以小學一年級的學生為例,主要監測了以下五方面的指標: 體重指數(BMI)(注: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
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測量在靜止狀態下的軀干、腰等關節可能達到的活動幅度,反映身體柔韌素質的發展水平)、一分鐘跳繩。此外,每個年齡段的學生測試項目略有不同。
傳播健康文化 共享健康生活。10月17日,由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徐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徐州市醫療保障局、徐州市體育局共同打造的大型公益活動2020徐州市健康節在彭祖園福壽廣場成功舉辦。...[詳細]
10月14日下午,豐縣師寨鎮舉行高世軍同志赴徐州捐獻造血干細胞歡送儀式,他也是豐縣第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豐縣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肖蕊出席歡送儀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