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201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董家鴻教授是徐州醫科大學走出來的首位院士。得知他當選的消息,我們在欣喜之際,更有一份幸運和感動――就在10多天前,我們有幸拜訪了董家鴻教授,零距離感受到這位醫界大師的風采和境界。
徐州醫科大學走出來的首位院士
11月14日上午,初冬時節,伴著清澈的“北京藍”,徐州市守護健康高級醫學專家會診咨詢服務中心理事長蔣明偉、全程導醫網總編劉玉霞、中華兒女雜志社淮海分站陳河流等一行,如約來到北京長庚醫院,采訪國際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和肝臟移植專家董家鴻教授。
上午11點多,在他的辦公室里,董家鴻教授熱情地走過來迎接我們,與大家一一握手。知道我們是從徐州來的,他高興地說:“我在徐州醫學院(即現在的徐州醫科大學)四年。好多美好的記憶都在徐州。”
那時,董家鴻教授已入選201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名單中,正在公示期。我們向他表示預祝賀時,他謙遜地說:“ 謝謝、謝謝。只是候選……”
據了解,董家鴻是徐州醫科大學 ( 原徐州醫學院)82屆校友,1977年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年,家在灌云縣的董家鴻順利拿到了徐州醫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也正是從這時開始,讓原本青睞數學的他,開始了一生摯愛的求醫之路。對于在徐醫求學的那段青春時光,董家鴻至今記憶猶新:
“我感覺到我學醫還是非常幸運的,我覺得我很適合做一個醫生。這要感謝我在徐醫的老師,我們教解剖的張鳳真老師,他講脊髓解剖的時候,兩個手在黑板上面同時飛舞,就畫出了一個脊髓的輪廓,這是讓人叫絕的教學藝術。”
采訪交流中,他如數家珍地談起當年的徐州校友:吳永平、鄭葵陽……這些,都是我同學。
他入選為中國工程學院“醫藥衛生學部”院士,成為徐醫歷史上走出的首位國家院士!
國際著名肝膽外科和肝臟移植專家
董家鴻教授是國際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和肝臟移植專家,長期致力于現代肝膽外科理論和技術的研究。他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精準外科”新理念,創立了精準肝膽外科范式,確立了病灶清除、臟器保護、損傷控制三要素并重的系統化干預策略,構建了以可視化、可量化和可控化為特征的關鍵外科技術系列,破解了肝膽外科手術中定位、定量、定構和精控的難題,提高了肝臟腫瘤、膽道腫瘤、肝膽管結石癥、肝內膽管擴張癥、終末期肝膽病等復雜肝膽病的外科治療效果。精準外科理念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認可,被納入8部國家級行業指南,編入國家統編外科學教材和美國出版教科書《Heptobiliary Cancer》,成為多家國際權威學術機構CME教程的主題之一,惠及數千萬肝膽病患。這一理念已被廣泛應用于胰腺外科、神經外科、脊柱外科、整形外科、介入治療科等諸多臨床專科領域,促進了當代外科理念和范式的革新。
董家鴻教授在手術中
作為當今中國肝膽外科的領軍人之一,他相繼創建三家全國肝膽外科病終點站式診療中心和示范基地,打造了三支擅長復雜肝膽道病診療的精英團隊,救治了數以萬計海內外復雜危重肝膽病患。率領團隊培訓了2000余名國內外專科醫師,幫助和指導了176家省級和師級醫院開展復雜肝膽手術,主持制定了一系列臨床實踐指南,促進了我國肝膽外科的規范化進程和整體水平的提升。搭建了包括中國國際肝膽外科論壇、《中華消化外科雜志》等一系列國際化學術交流平臺,為提升我國肝膽外科的全球影響力作出了貢獻。
根據目前的臨床試驗安全性數據,3-17歲兒童和青少年接種后最常見的反應,為注射部位疼痛和紅腫,少數人可能出現發熱、乏力、惡心、頭疼、肌肉酸痛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