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是培養中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我市出臺《關于全面加強徐州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課程、課時、陣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斷提高。
年底前主城區100%中小學建成心理輔導室
意見要求,各地各學校要使用省教育廳推薦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確保100%的中小學校每2周至少開設1課時心理健康教育課,100%的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承擔心理健康課堂教學工作。同時要求各地各學校要做好中小學生心理輔導室的標準化建設工作。2018年底前,主城區100%的中小學建成標準化心理輔導室;2018、2019、2020年底前,各縣(含銅山區、賈汪區)中小學標準化心理輔導室年度建成比例分別達到25%、55%、85%。
構建區域性心理健康防護網,給予學生三重防護
意見要求各地各學校要構建區域性心理健康防護網,給予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三重防護。
初級防護網
以學校一線教師為主,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教育教學全過程,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監護和疏導,減少因心理因素引起的危害行為發生,對于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能及時識別,并向中級防護網和高級防護網轉介。
中級防護網
以學校心理輔導室為主,舉辦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協助家長共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對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監測,有效防范和應對各種突發事件;面向全體中小學生開展團體輔導,提高整體心理素質;對有心理困擾或心理問題的中小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提供有針對性的心理支持,并根據情況及時向高級防護網和心理專科醫院轉介,做好協同合作、回歸保健和后續心理支持工作。
高級防護網
以縣(市、區)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為主,加強中心建設,優化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志愿者隊伍,為中小學生提供心理公益熱線、心理健康面詢、問題個案轉介等服務;協同學校建立個案轉介和個案督導分享機制,建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資源庫;定期開展各類心理講座、團輔、沙龍、夏令營等示范活動。
實行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持證上崗制度
意見要求,今年起,市教育局將組織開展徐州市教師心理健康教師資格認證工作,實行班主任和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持證上崗制度。確保每年參加初級資格認證的班主任占比不得少于15%,力爭全市每年不少于3800名班主任獲得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初級資格,到2025年,原則上徐州市中小學班主任上崗必須具有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初級資格。并要求每年參加中級資格認證的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不得少于250人,到2020年,確保每所學校至少配備1名具有教師心理健康教育中、高級資格的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到2020年主城區60%中小學校須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同時,通知要求各地各學校要加強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配置,年底前,主城區15%、各縣(含銅山區、賈汪區)8%的中小學校必須配有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并逐年加大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中小學校比例。到2020年,主城區60%、各縣(含銅山區、賈汪區)30%的中小學校必須配有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另據介紹,為加強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培養,市教育局將設立“徐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打造人才培養孵化場,推動隊伍專業化發展。
優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協同體系
意見要求各地各學校要積極創設優良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努力創建優秀班集體,注重課堂心理氛圍的營造,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新教育評價和教育質量監測機制,合理考核中小學生綜合素質,助力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同時結合推進“家校共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家長學習的重要內容,定期推送心理健康專項學習內容,開展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等親子團體輔導活動,推動家長形成科學的家庭教育觀,改進家庭教育方式,實施針對特殊家庭的專項心理健康促進計劃。
通知還要求各地各學校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心理專業機構及團體的合作,組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援助團,對心理健康教育薄弱學校進行點對點增援、一幫一服務。學校根據實際需求申請,援助團成員定期進校開展心理課、心理咨詢、心理團輔、心理督導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