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徐州網 徐州一院頻道:最近,接到兩位市民的咨詢電話,都是咨詢慢性腎病的問題。其中51歲的李先生來電說,近半年來他工作壓力非常大,經常熬夜,睡眠質量不好,渾身乏力。正巧他哥哥也有相同的癥狀,并在近期被查出慢性腎病。他也開始擔心自己的身體,想咨詢一下慢性腎病要怎么預防。
據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王玲介紹:“目前,慢性腎臟病的發病率在世界范圍內持續升高,其中我國慢性腎臟病發病率甚至已高達10.8%,且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對于慢性腎病,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慢性腎病發病具有“三高三低”的特點,即發病率高、伴發的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知曉率低、防治率低、伴發心血管病的知曉率低。
王玲主任說,慢性腎病發病率如此之高,除了與個體的免疫功能異常有關外,另一個原因是生活方式的不合理。如飲食上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工作壓力加大,生活不規律、長期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狀態,睡眠不足;吸煙、酗酒、各種環境污染等因素,使得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代謝性疾病發病率高,以及繼發于上述代謝性疾病的慢性腎病患病率日漸升高。除此之外,濫用藥物或不規范用藥也是腎病逐年增多的另一個不可輕視的原因,如止痛劑、馬兜鈴類藥物等。
王玲主任說,盡管有不少藥物治療慢性腎臟病,但研究表明慢性腎臟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引起慢性腎臟病的疾病中,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因素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此外,實踐表明,慢性腎臟病患者控制鹽的攝入、增加運動量、戒煙等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有效降低血壓,延緩腎功能損害的進展。因此,建議慢性腎臟病患者注意自己的起居飲食,再配合藥物治療,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慢性腎臟病怎樣早防早治?王玲主任認為主要包括三點。
首先,做到早期發現。提高對疾病的警惕性是前提,要定期篩查,這是每一位民眾首先做到的關鍵步驟。如果身體有以下特征:乏力、容易疲勞、腰酸、腰痛;尿中出現泡沫增多且不易消退,尿蛋白排泄增多;血尿;夜尿增多;反復眼瞼或下肢浮腫;血壓增高;不明原因的貧血、皮膚瘙癢、抽筋、牙齦出血等;不明原因的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尿量減少,都應立即到醫院就醫,以方便醫生及早確診。即使沒有癥狀出現,也應常規每年定期檢查尿常規、腎臟B超和腎功能檢查,這是早期發現慢性腎臟病并進行早期干預的基礎。
第二,做到早期預防。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前提。在飲食方面,不要過高蛋白飲食,主張低鹽、低脂飲食,對于高尿酸血癥患者需低嘌呤飲食。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及感冒,盡量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或其它來歷不明的藥物。
第三,做到早期治療。規范化治療是前提。一旦診斷清楚,即應開始正規治療。治療的目標應該定位在延緩慢性腎臟病進展和控制并發癥上,避免疾病發展至尿毒癥和造成腎外器官的損害。
據了解,全世界關節炎患者約有3.55億人。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類型百余種,其中最常見的是骨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