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徐州網 兒童就醫信息:孩子一有發燒、咳嗽,家長免不了擔心、緊張,尤其是當下正處于疫情非常時期,“新冠肺炎”的陰影還籠罩在人們頭上,對于孩子的異常癥狀,家長更是慎之又慎:要不要去醫院看看?萬一去醫院的時候再被感染了怎么辦?
為減輕廣大家長的焦慮,徐州市兒童醫院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行動中,利用“互聯網+醫療”優勢,為廣大患兒家長免費提供線上發熱診療咨詢服務,緩解了線下醫院就診壓力,降低了因人員聚集而產生交叉感染的風險。
11名專家線上坐診,及時回應患兒家長關切
2月17日上午10點多,徐州市兒童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師王潔結束完查房,來到醫生辦公室整理病歷,當她看到手機時,突然想起之前聽到一條信息提示,于是趕緊打開了一個APP。
這是一個在線咨詢的回復后臺。有家長詢問:“孩子6個月,一周前發燒39℃,掛了兩天水后,現在體溫降至36.3℃,請問這種情況還需要繼續掛水嗎?”信息發送的時間為2月17日上午9點26分。
根據該家長提供的各項檢查單據及影像資料,再結合其病情描述,王潔醫生對孩子的病情有了大致判斷。她回復說:“建議復查血常規,結果正常的話,就不需要再掛水。如果孩子精神狀態不錯,飲食正常,可配些口服藥物。”考慮到家長對來醫院做檢查抱有顧慮,王潔醫生還貼心地提示:“下午就診者少,可以下午來。”
在徐州市兒童醫院,像王潔醫生這樣忙完正常工作,還需要線上回復患者咨詢的醫生還有10名,他們共同維護的是“掌上醫院發熱咨詢”項目。
該院醫務科副科長趙家強介紹說,為貫徹落實國家及江蘇省有關新冠肺炎防治的工作要求,徐州市兒童醫院上線了網上發熱咨詢項目,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急診科的11名專家排班“線上坐診”,為廣大家長解答問題,減少患兒來醫院就診的風險。為保證問題回復質量,這些專家均擁有副高以上職稱,臨床經驗豐富,且還有一條硬性要求——收到問題要在24小時內回復,及時回應患兒家長關切。
發熱同時伴有其他癥狀的,最好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與日常的線下坐診相比,線上咨詢提供的服務有何不同?對此,王潔醫生表示,一方面要看到互聯網模式在時空便利性上的優勢,另一方面,也要客觀承認線上問診存在一定局限性。
2月13日,一名沛縣患兒家長在平臺上咨詢,孩子從當地醫院出院3天,結果還是一直發熱,并伴有咳嗽癥狀,這讓家長很擔心,想到徐州市兒童醫院來看看,但是目前出村不方便。對于這個咨詢,王潔仔細研究了家長提供的患兒胸片、血常規、出院記錄等相關病史資料,又詳細詢問孩子癥狀,最終判定孩子是普通肺炎。于是,她告訴家長孩子現階段可以服用哪些藥物,讓其在家觀察兩天,如果孩子用藥后癥狀仍未好轉,再去醫院就診。
兩天后,該家長再次上線表示,孩子已不發熱,且咳嗽也控制住了。她的一句“謝謝”,讓王醫生也放下心來。“還有一些疾病,我們建議面診為宜,因為需要到醫院做相關檢查,結合醫生對患兒的體征檢查,才能綜合判斷;而這些都是家長無法通過網絡提供的。”王潔醫生如是說。
對于家長們的線上咨詢,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孫浩淼主任提醒有兩點需要注意:首先,如果孩子輕度發熱但沒有其他癥狀,可以在網上進行咨詢,如果發熱同時伴隨有劇烈咳嗽、抽搐等癥狀,就要做好防護,及時到醫院就診。其次,新生兒這個群體,具有起病急、病程變化快的特點,當發現新生兒有吃奶明顯減少、精神差等現象,應及時到醫院面診,以防病情出現變化。
“互聯網+醫療”助力疫情防控,信息化建設立新功
在徐州市兒童醫院的微信訂閱號中,打開“掌上醫院”,點擊“發熱咨詢”,隨后可以選擇咨詢的科室及醫生。在問題描述框里,完善就診患兒信息,盡量將癥狀部位、就診報告、用藥包裝以及其他病情資料文圖形式上傳,如此,可以讓醫生更有參考性地給出診療建議。更重要的是,這些咨詢,醫生會在24小時內回復,且是免費的。
這樣便利的線上問診,是醫院“互聯網+醫療”的一大有益嘗試,也再次證明了徐州市兒童醫院信息化方面的建設。該院信息科科長陳偉鋼介紹,在全市啟動疫情一級響應后,他們就在考慮如何利用信息化為本次疫情中的患兒提供醫療幫助。從年初二開始,組織科室技術人員線上討論,當收到院領導“為病人提供線上應用支持”的相關指示后,整個科室立刻行動起來。在項目籌備過程中,院領導強調“咨詢免費”,希望以此來積極打造疫情防控的線上戰線。
2月4日,徐州市兒童醫院線上發熱門診正式開通,旨在疫情期間免費對患兒家長提供咨詢指導等醫療服務。據了解,線上發熱門診主要提供發熱、咳嗽、氣促、發憋及是否來自于疫區等小兒感染性疾病方面的咨詢,是面對非急癥患兒較好的服務手段,減少了人和人之間的接觸。截止到2月20日午時,已經線上回復患兒家長的咨詢400余次。
此外,兒童醫院還積極引導患兒家長使用自助繳費機、掌上醫院、診間二維碼等方式來就診繳費,通過提供無人接觸的收費模式,減少院內交叉感染,筑牢線上線下疫情防控線。
轉自徐州日報2020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