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徐州網 徐州東方新聞:2020年的寒假,全國的大人孩子都過的很糟心。快開學了,學校發通知要準備口罩等防護物品,很多幼兒園和低年級家長擔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整天電視里都在講疫情,會不會嚇著孩子?”、“在家懶散幾十天了,我們要如何做好上學校的心理準備?”、“如何在這樣情況下讓孩子內心安寧?”
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心理咨詢中心主任蘇曼璐給您支招:
1、家長自己情緒要調整好情緒,保持穩定,如果陪伴孩子的人一直憂心忡忡,焦躁不安,一驚一乍,那么孩子也很難心情安寧,把注意力放在他們所應該關注的事情上。
2、家庭生活規律,作息正常。家長不做“手機控”,以身作則同時,循序漸進做好引導,減少孩子對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家庭成員保證規律的作息,早上按時起床,晚上不熬夜,規律的作息能保證睡眠質量,幫助我們調整情緒。按照上學的生活作息,提前適應1-2周,規律的作息也讓大人、孩子都清楚的知道,讓我們的內心更踏實。
3、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告訴孩子事實真相。既不要裝著若無其事,輕描淡寫。也不要夸大其詞,危言聳聽。教授孩子有哪些方式、舉措可以正確地安全防范,保護自己和其他人。也可以找網上視頻或繪本和孩子一起學習。
4、給孩子表達內心感受和想法的機會,家長做好傾聽。和學齡前的小朋友一起玩過家家,一起畫畫,捏橡皮泥,去了解孩子現在關心的是什么。讓他們在游戲世界里獲得安寧和控制感。對于小學生和中學生,不要急于教孩子該怎么看待疫情。先問問孩子對于目前的疫情了解了多少?問問他獲得了哪些信息?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感受?不要著急評價對錯,先聽孩子說完。
5、多觀察,通過孩子的表現了解他們的內心的擔憂、困擾。是期盼開學?擔憂害怕去學校?飲食、睡眠、情緒有什么變化?小學生和中學生在難以應對壓力時的一個明顯表現是: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成績下降。感覺到巨大壓力的時候,所有年齡段的孩子都可能會變得煩躁,易怒,充滿攻擊性。可能會做噩夢,有軀體癥狀:頭痛,胸悶,腹脹……如果這些表現一直持續,就需要咨詢兒少精神科醫生或專業心理治療師。
據了解,全世界關節炎患者約有3.55億人。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類型百余種,其中最常見的是骨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