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徐州網 徐州東方新聞:2020年高考的幾天里,暴雨、車禍、泥石流……有人在考場崩潰大哭,怒撕他人答題卡;有人因午睡遲到,無緣英語考試;更有人被壓力擊垮,跳河輕生……
本以為考完就萬事大吉,可是有些考生們又陷入了另一種焦慮狀態。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高海燕表示,高考后的考生出現心理危機次數高于考前,而有些家長在考后疏于對孩子的關心,孩子的各種心理問題便會“井噴”式地爆發。
“語文作文寫跑題了,這回我真的完蛋了!”
考生含蘊(化名)平時成績優異,幾次模擬考試都名列前茅,可是高考后就像蔫兒了的茄子,整日里無精打采、悶悶不樂。
看到女兒這個狀態,含蘊的媽媽擔心極了,便只身來到徐州市東方醫院尋求幫助。“這孩子學習一直很好,可考完試只聽她說過‘作文寫跑題了’,我和她爸爸只當是她自己要求高,沒成想從那之后她就郁郁寡歡,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含蘊媽媽十分焦急。
“高考結束之后的一段時間里,每年都有超過60%的考生會產生程度不一的焦慮,其中有近20%的考生會因過分焦慮而影響日常生活,甚至走向極端,人們把這種經歷大考之后的焦慮狀態稱為考后焦慮癥。”
高海燕主任分析:“像含蘊這樣的孩子對自己有著極高的要求和期待,因考試后比對了網上的答案后發覺自己作文跑題,便陷入了自責甚至苛責的境地,從而出現這種‘不外出、不見人、不熱情’的情況。”
實際上,隨著公布高考成績的日期越來越近,考生們心中都會產生懷疑和擔憂:我考不上重點怎么辦?我要不要復讀? …… 高海燕主任解釋,這種“自我加壓”“自我想象”所產生的焦慮很容易擊垮考生們的心理防線。想象中的恐懼遠遠大于現實中的恐懼,他們會陷入自我否定——深層次焦慮的惡性循環,如果不加以疏導和開解,很容易走向極端。
高海燕主任建議含蘊媽媽控制好自身情緒,不要給孩子施加“隱形壓力”。盡量回避高考相關的話題,為孩子安排具有可行性、有意義的計劃或者旅行,增強孩子參與感、獲得感、自信感,幫助其放松心情,必要時可帶孩子前來就診。
孩子放縱迷茫?這是自控能力太差
除了“焦慮型”考生,還存在“放縱型”和“迷茫型”考生。
孩子們經歷了12年的寒窗苦讀,終于從書本和成摞的試卷中解脫出來,真正地舒一口氣。于是,聚會、唱歌、通宵打游戲,通通“肆無忌憚”起來。
高海燕主任提醒,這種行為是“報復性補償心理”在作怪,如果這個“放縱期”是暫時的還好,要是持續性、不節制,可能導致健康問題,甚至染上抽煙、喝酒、賭博的不良習慣。作為家長應適當監管,狂歡可以,但不宜過度。家長要正確引導,做好心理疏導,幫助其思考未來方向。
對于一些考后失去方向感、惶惶不安的孩子而言,高海燕主任指出,這類孩子自我規劃性較差,需要家長的引導,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目標和計劃,培養其時間規劃、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為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做足準備。(通訊員 楊慧 )
專家介紹
高海燕,病區主任,精神科主任醫師,心理治療師,高級健康管理師,徐州醫科大學講師,徐州市百名醫德之星;徐州市“醫德好、醫風正、醫術精”標兵。
從事精神醫學臨床工作2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是情感障礙的診斷與治療,擅長診治抑郁癥,焦慮癥,躁狂癥,失眠癥,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等,尤其對女性精神疾病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專家門診:周一全天
心理咨詢與治療門診:周三上午
據了解,全世界關節炎患者約有3.55億人。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類型百余種,其中最常見的是骨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