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徐州網 徐州就醫信息:今年的10月22日為第31個世界傳統醫藥日。中醫藥及其它傳統醫藥為保障世界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具有獨特的優勢。
在世界傳統醫藥日到來之際,徐州市一院中醫科聯合肛腸科將舉辦“弘揚中醫傳統,服務大眾健康”主題義診活動,歡迎有需要的朋友前來咨詢!
活動內容
中醫科:
1、中醫咨詢免掛號費:如艾灸治療失眠及焦慮抑郁、針刺治療中風后抑郁、穴位埋線減肥等問題
2、現場前3名頑固性失眠患者可免費體驗1次艾灸治療
3、免費發放中醫健康宣傳資料
肛腸科:
1、專家看診免掛號費(限前30名,憑就診卡免費就診)
2、免費肛門指檢及免費肛門鏡檢(限前30名)
3、免費發放肛腸病防治手冊
時間地點
時間:10月22日9:30-11:00
地點:銅山區大學路269號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3號門診樓內
1.中醫科 - 1樓大廳
2.肛腸科 - 2樓三診區肛腸科診室
乘車路線:專27、專28、62、63、47、K2、707、709,城際公交K902等路公交均可到達
咨詢電話
中醫科:
0516 - 85803231(艾灸)
0516 - 85115931(針刺治療中風后抑郁)
0516 - 85115930(穴位埋線)
肛腸科:
0516 - 85115727
0516 - 68165767
專家介紹
孫慧麗,中醫科主任,主任中醫師,中醫診斷學博士。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擅長治療失眠、更年期綜合征、痤瘡、黃褐斑、慢性咳嗽、頑固性便秘、心悸、多汗等慢性病。重視治未病及中醫九種體質的臨床應用。
高宏平,肛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
從事肛腸專業20余年,能熟練診治肛腸科常見病、多發病,擅長痔瘺的各種微創治療、高位復雜性肛瘺的綜合手術治療、功能性便秘及炎性腸病的治療等。
韓玉慧,畢業于山東中醫藥大學和天津中醫藥大學,針灸學博士,主治中醫師。
擅長治療中風后抑郁、面癱、偏癱、頸肩腰腿痛、胃病、失眠等;現主持2018年江蘇省“雙創博士”課題----針刺‘五神穴’治療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臨床研究,發表針灸相關論文數篇。
劉嵐青,畢業于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碩士研究生,中醫師。
擅長針灸治療中風偏癱、面癱、偏頭痛、頸肩腰腿痛、胃腸病、乳腺增生等。尤其擅長穴位埋線治療肥胖癥及月經不調等婦科問題。發表醫學核心論文數篇。
陳溪雯,畢業于揚州大學,中醫腫瘤專業碩士研究生,中醫師。
擅長中醫內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及中西醫治療、中晚期消化道腫瘤的中醫調理。
健康知識科普
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建立在“天人相應”的思想基礎上。天人相應:指人體與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變化。在預防及診治疾病時,應注意自然環境及陰陽、四時、氣候等諸多因素對健康與疾病的關系及其影響。
治療上,根據患者病情需要,選擇相應的中醫傳統治療方法。其中,“一砭二針三灸四湯藥”,就是根據病位由淺入深的程度而采取的相應治療手段。中藥學專著《本草綱目》收載藥物1892種,其中植物藥有1094種,動物藥443種,礦物藥161種,其他類藥物194種。從各種外治法到中藥材的選擇,無不體現了“天人相應”、“順勢而為”,綠色、生態、環保。
中醫重視“治未病”。它是中醫預防、治病、保健、養生、康復的中心思想。其中蘊含了三層意思,一是未病先防,指的是沒有疾病要預防疾病的發生;二是已病防變,指的是得病之后要有防止其加重病勢,或出現影響他臟的問題;三是病后防瘥,指的是病情后期也不能掉以輕心,要徹底治愈,防止疾病復發。“治未病”思想體現在中醫治療的全過程,其作用有待于進一步發揮,尤其在慢病管理、養老、康復、健康教育等方面。
市一院中醫科針對失眠及焦慮抑郁、卒中后抑郁、肥胖癥等疾病,采用艾灸,針刺、穴位埋線等方法,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其中,艾灸治療失眠及焦慮抑郁:所有的失眠,不管是因為熬夜、身體不適影響(胃脹痛、關節疼痛等)、遇到不順心的事(如情感婚姻問題、學習或工作壓力大、病痛等)引起的,最終都導致心神不定。各種精神差或情緒不佳,也都歸結為心神不定或心神不足。艾草為純陽之性,“陽化氣”,氣足則神旺;艾草點燃后產生艾火,補陽之力更強,陽氣更足則神更旺;艾煙對交感神經有鎮靜作用,可安眠,緩解壓力。艾草、艾火和艾煙三者結合,共同實現安神的奇效。
針刺“五神穴”治療卒中后情緒障礙:中風后患者因為肢體活動不便,與發病前產生強烈的落差,導致情緒低落,甚至抑郁。針刺“五神穴”對調節情緒障礙療效顯著,“五神穴”分別為神門、神道、神庭、本神、四神聰等五個調神大穴,充分體現了中醫學“治神”理論,是針灸治神發揮作用的精髓所在。
穴位埋線治療肥胖癥:穴位埋線治療肥胖癥,通過將人體可吸收的生物蛋白線埋入穴位,從而產生持久的針灸減肥效果。該療法能持續長效提升基礎代謝率,增加熱量消耗,降低食欲,減少攝入,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同時,對肥胖者的血壓、血脂、植物神經的功能等都有良好的調整作用。大量臨床實踐表明,穴位埋線治療肥胖癥療效顯著。
另外,隨著社會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及快節奏的生活及飲食習慣的改變,肛腸病的發病率逐年提高,其發病率高達60%以上,尤以痔、肛乳頭瘤、肛裂、便秘、肛周膿腫、肛瘺、肛竇炎等比較常見,此外還有直腸息肉、直腸癌、肛周皮膚病等,痔最為常見,素有“十人九痔”之說。肛腸疾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如此之高,開展規范的肛腸病普查對疾病防治有著積極的意義。
據了解,全世界關節炎患者約有3.55億人。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類型百余種,其中最常見的是骨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