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全國第16個愛耳日即將到來,耳朵的話題也再一次受到關注,耳朵能讓我們聽到世間所有美妙的聲音。可是你知道嗎?濫用藥物引起耳聾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專家提醒,市民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不要因為隨意用藥而帶來不必要的煩惱。
據專家介紹,臨床上一些藥物會損害聽力,產生眩暈、耳鳴、耳聾等癥狀,這類藥物通常被稱為耳毒性藥物。抗生素就是目前已知的耳毒性藥物中較為常見的一類,如氨基甙類抗生素中的鏈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慶大霉素等,還有解熱鎮痛類藥阿司匹林等,其他常見耳毒性藥物還有避孕藥、麻醉劑、抗糖尿病藥等。
專家提醒,耳毒性藥物的副作用大多是不可逆轉的,應慎用。實際上,很多耳毒性藥物可以通過選用替代藥物進行替代。此外,成年人用藥跟小孩用藥不同,有些藥物大人使用沒什么問題,但兒童使用副作用會很大。例如,治療中耳炎的藥物氧氟沙星,成人使用治療效果會很好,但18歲以內的未成年人不適合使用,家長不要想當然地給小孩用藥,避免讓小孩的聽力遭受損害。
青少年聽力受損呈上升趨勢
近年來,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普及,青少年聽力受損情況也呈上升趨勢。一項以近4000名大學生為對象的調查顯示,這群人中的耳機使用率達99.8%,其中,噪聲性聽力損傷者高達28%。
專家告訴記者,每天來做聽力測試的有六七十人。其中,青少年占了1/3。
專家提醒,戴耳機聽音樂或學習不是不行,而是要有度,即時間不超過60分鐘,音量不超過最大值的60%。在選擇耳機方面,最好用耳罩式耳機,少用耳塞式耳機,相比之下,前者對聽力的損傷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