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休完特別累?也許是你的姿勢不對
明明沒了工作困擾一睡就是10小時,在家癱著刷劇刷綜藝以床為生,參加飯局派對放松神經,可為啥還是覺著累?
在科學家眼中,休息的真正含義是:恢復疲勞,放松神經,當你重新投入工作與生活時覺得自己又是一個精力充沛的“新鮮人”。
可如果你的休息方式并不能讓你達到這樣的效果,那么無論你選擇的休息方式聽起來有多輕松、看上去有多High,它都是一種錯誤。你所要做的是拋開以往錯誤的休息方式,選擇真正適合你的。
1、你是哪種疲憊體?
同樣是“覺得累”,也是需要區別對待的。
如果你干了體力活兒,“疲勞”主要是由體內產生大量酸性物質引起,感覺疲勞的完美修復方式,就是采取安靜的休息。通過睡眠,把失去的能量補充回來,把堆積的廢物排除出去。
但如果你工作的方式主要是腦力勞動,大腦皮層一直處在興奮狀態,而身體卻處于低氧狀態,對待這種疲勞,睡眠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大。
用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后你覺得“太累了”,只想趕緊把自己放平大睡一場才解乏。我們從小到大的常識使得我們對疲勞感的第一反應就是——去躺躺吧。其實,這是關于“科學休息”的最大陷阱。
2、腦力勞動者,你需要的是“有氧”休息!
科學研究發現,腦力勞動者工作時往往一坐就是七八個小時,這樣身體代謝能力和血液循環都會減弱。如果休息時仍然坐著、躺著,全身就會一直處在“缺氧”環境中,所以很容易越睡越累,醫學上把這叫做“假性疲勞”。
專家建議,對待假性疲勞的方法,就是當你結束了一天的伏案工作或在工作間隙,讓自己起身活動一下,或者去游泳池里舒展放松身體,改變大腦的興奮活動區域,你才會感覺自己煥然一新。
◎葛優癱=休息
不少人認為,躺著比坐著、站著省勁舒服,多躺就是多休息。但如果你的身體已經坐著或躺著,大腦卻還在不停地延續之前的思考,就不算真正的休息。加之上班時已經長時間坐著,休息時還是同樣的姿勢,身體的反應也可能是越來越累。
◎休息時要徹底High
娛樂雖然是不錯的休息,可以身心放松、精神愉悅,但過“度”就是累。如果你經常打游戲、K歌、跳舞、看電影、打麻將至深夜或通宵,不僅不能達到休息目的,還會損耗精力累上加累。
◎平時不動,假日突擊
工作太累?或者周末才有空的都市人,平時的約會地點基本已經從咖啡店、夜店變身成健身房。約健身房成了我們現在很多人的第一選擇,甚至有的人化身“平時基本不動,周末突擊運動”的周末戰士。
健身專家提醒我們:如果你在高強度工作或身體疲憊狀態做高強度運動,根本不能放松身心,反而會誘發健康隱患!
◎累死了,才想起休息
如果你是經常突擊完成任務,或者連續工作很久,甚至熬夜加班,直至疲勞不堪后才想起休息的人,建議你從現在開始停止這種危險行為。
過度疲勞不僅容易引發意外,還容易存在身體疾病的誘因。休息不能等,不能被動,即使你還沒有感到疲勞也應稍作休息,這是預防疲勞過度、保持精力充沛的秘訣。
◎帶著工作去休假
你期待又害怕休假?為了休假,必須加班加點提前完成工作,等休完假回來,又要忙著處理假期堆積起來的工作,這種緊張心態是造成越休假越累的關鍵。更有95%的人說休假時最怕接到老板或同事電話。看來,帶著心事或工作休假很難真正放松。
◎休息一會兒就OK
休息的目的是消除疲勞,而消除較重的疲勞就必須有足夠的時間,否則達不到休息、放松的效果。“會休息才會工作”,累了就給自己一個零負擔假期!
3、這些休息手段,哪種最能讓你歇過來?
趁著剛剛上班,工作還沒有堆成山,趕緊利用這幾天來正確地休息一下吧。
◎增加有效休息時間
多數情況下,睡眠是一種很好的休息方式。但睡眠不是越多越好,關鍵在于有規律。人的有效睡眠在晚上11點到凌晨6點,6點半以后,睡眠狀態就會開始變差,哪怕睡到12點,也起不到緩解疲勞的作用。
◎補覺不如補午睡
如果需要補覺,最好補午覺,這樣不會打破原來的作息規律,會越睡越精神。
假期可以午睡1小時左右。如果是工作日,中午小憩20分鐘最好,因為10—20分鐘的睡眠就可以讓你恢復精神。如果超過了20分鐘,大腦就會進入了慢波睡眠,也就是深度睡眠,會導致很難醒來,而且醒來時會感覺到無力、頭暈腦脹,對晚上的睡眠也會造成困擾。
◎宣泄不良情緒
人之所以累,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心理疲勞,表現為情緒抑郁、意志消沉、身體乏力,甚至是睡不好。對待心理疲勞靠單純的睡眠和休息消除不了,不如找閨蜜聊天、喝點小酒或者看場電影宣泄掉自己的不良情緒,讓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
◎適度的“有氧運動”
寫了一天企劃案,開了一天工作會議,疲憊不堪的你此刻需要的不是睡眠,是運動。
低強度的運動,能很好地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身體攜氧量,有效處理掉肌肉、肝臟血液里引起疲勞的乳酸,例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安全緩和的有氧運動都是很好的選擇。
運動專家提醒:疲勞時一定不要運動過度,強度達到最高心率每分鐘120-130左右即可,運動時間保持在20—30分鐘。
◎及時給大腦換個擋
大腦皮質有100多億神經細胞,功能都不一樣,它們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組合成各不相同的聯合功能區,這一區域活動,另一區域就休息,給大腦換擋,可以使大腦的不同區域得到休息。
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有益地結合是驅走疲勞的有效辦法,你也可以在腦力、體力勞動之間進行轉換。電腦旁放一本書或雜志,累的時候,閱讀幾頁,就能及時給大腦放松換個擋。
◎讓音樂撫慰心靈
音樂能讓人得到真正的休息,找到能讓你感覺放松的,疲倦的時候聽一聽。
◎走出去呼吸新鮮空氣,打破被“困”的疲憊
陽光和新鮮空間才能讓你重獲活力,特別是戶外慢跑,可以增加你的體熱,讓你出汗,讓腎上腺素充滿你的體內,疲憊和不爽都會傾瀉掉。
PartB 假期吃到high,節后上了火,一穴一湯幫你“滅”火
過節吃得High,腸胃受不了,牙齦腫痛、口舌生瘡、臉上長痘、大便干結……上火的滋味可不好受,難道只能一忍再忍?別急,一穴一湯就搞定。
1、滅心火
中醫認為心是人體的主宰,而心火則是溫暖全身的主要熱量來源。如果心火太旺,便會出現心煩、心悸、失眠、口舌生瘡、小便赤黃等癥狀。
一湯:蓮子湯
蓮子心味苦、有清香,有安神強心之功效,心火旺可以喝點蓮子湯。
方法:蓮子30克(不去蓮心),桅子15克(用紗布包扎),加冰糖適量水煎,吃蓮子喝湯。或取蓮子心5克泡水喝,每日一次連服一周。
一穴:少府穴
少府穴是心經的滎穴,清心瀉火的功能特別強,掐掐它就相當于吃了很好的瀉心火的藥物,安全有效,還不花錢。
方法:把手指輕輕地合攏,小指按著的地方就是少府穴,這個穴位也正好位于被稱作“感情線”的掌心橫紋上。用大拇指在少府穴點揉5分鐘。
2、滅肝火
出現肝火,眼干癢、眼屎多、脾氣暴躁、面紅目赤,想發脾氣,甚至有胸肋刺痛感。
一湯:枸杞葉蛋花湯
枸杞葉蛋花湯有補虛益精,清熱止渴,祛風明目,生津補肝的功效。
方法:在鍋中放水燒開后,放入枸杞葉,隨之倒入調好的雞蛋,滾開,再加入調料即可。
一穴:敲打肝經
人體的肝經又叫足厥陰肝經,它經過腿內側,一側有14個穴位。臨床上更推薦敲打小腿至足部來瀉肝火,因為那里的肝經穴位比較集中。
方法:可以從大腿根部開始,循著肝經用指節敲打,敲打時可以保持每秒大約兩下的節奏,每次10分鐘左右即可。
3、滅胃火
胃火會出現舌苔黃膩、口苦口干、口唇生瘡、口臭、牙痛、牙齦紅腫、大便干燥。
一湯:荸薺粥
荸薺是個清熱、促消化的好東西,它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但熱量并不高,適合冬季食用。
方法:取荸薺、大米各100克,白糖適量備用。將新鮮荸薺去皮切成小塊,大米淘凈,加入清水煮成粥,待粥快熟時放入荸薺,最后放入白糖調味,關火食用。可分次服,連服3—5天。
一穴:內庭穴
內庭穴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主瀉胃火。
方法:內庭穴在兩足背上第二和第三趾結合的地方。每天早上7—9點是胃經經氣最盛之時,揉按內庭穴效果最佳,每天早上起床后可先用大拇指點按兩側內庭200下瀉胃火。
4、滅肺火
肺火會出現鼻腔干燥、生瘡;干咳、痰黏黃、肺部不爽、感覺憋悶等。
一湯:雪梨貝母百合盅
百合具有很好的清熱去火、潤肺止咳的作用,肺火旺的人可以每天多吃點。
方法:雪梨去皮切塊,與貝母、百合一起置燉盅內加開水適量,文火隔水燉1小時,加糖調味即可。
一穴:合谷穴
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上穴位,中醫認為,大腸與肺相表里。常按合谷穴有清熱解表的作用,可緩解牙齦腫痛、便秘、咽喉痛、流鼻血等上火癥狀。
方法: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處,于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陷中。空閑時按摩即可。